欢迎访问四川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数字文化与传媒研究基地!

主办单位:

电子科技大学数字文化与传媒研究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动态 >> 学术讲座 >> 正文
觅道论坛Ⅰ社会科学在什么意义上成为科学(四):文化的本质
2019-09-26 23:07:46已阅读

926日,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蔡华主讲的主题为“社会科学基础理论讨论课——文化研究的对象及研究方法”的学术活动在创新中心顺利举办。本次活动由电子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和数字文化与传媒研究中心主办。


本次课程是此次社会科学基础理论讨论课的第四讲,同学们分享的书籍是《人思之人》。其实,这本书的作者便是本次活动的主讲人——蔡华教授。《人思之人》对西方自古希腊以来便接受的某些理念投以摧毁的目光。从紧扣对亲属关系主要理论(如迪尔凯姆、摩尔根、冯·惹奈普、列维-斯特劳斯和施奈德的理论)的研究出发,依据对性禁忌起源解释的多样性,在与上述每种理论逐一对话的过程中,作者建立了一个普遍理论。借助这个普遍理论,该书重新审视了文化、身份和价值观等问题。


课程一开始,两位宣讲同学人思之人》的章节内容和主要理论观点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讲解和分析,并根据该书总结得出一个观点:信仰的本质是一种主观存在,并且信仰决定个体行为。 课程讨论中,蔡华教授通过几个生动的例子讲述了他对人类血缘关系和亲属关系的看法。同时,蔡华教授分享了他进行田野调查的一些经历。在交流中,有同学提问涉及语言学、非遗文化还有中国少数民族的信仰问题,蔡华教授都一一做出了解答。此外,蔡华教授还多次列举出法国人类学家关于两性关系、血缘、亲属等概念的深刻理论和观点,带动现场同学一起思考。


蔡华教授的讲解深入浅出带动了现场气氛轻松活跃参会同学表示,本次课程的内容很有意义,所涉及的书籍也很值得阅读。大家都对本次学术活动的即将结束表示了不舍。

文字|董虹宇  图片|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