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晚19点,法国发展研究院荣誉研究主任让-皮埃尔·多松(Jean-Pierre Dozon)教授做客电子科技大学数字文化与传媒研究基地学术工作坊,分享他对社会和文化人类学核心方法的回顾与反思,讲座由数字文化与传媒研究基地主任谢梅教授主持,北京大学蔡华教授作为对谈者参与了本次讨论。

多松教授正在演讲
多松教授以时代和地域为线索,回顾了社会和文化人类学的主要论述,带领大家走进一系列基于长期田野考察而写成的民族志。该类论述都产生于特定的政治背景,与被研究族群和文化相比,西方世界以及欧洲元素或多或少地占据主导地位,这是早期人类学研究带有殖民主义色彩的重要原因。
多松教授认为现今法国、欧洲和美国的民族志在很大程度上是失败的,其原因在于民族志存在大量批评的声音、人类学领域占据优势地位科学范式的危机、以及新研究对象的出现。甚至在今天,人类学是否能够真正地了解人类族群与文化也受到质疑。他强调,目前社会科学内部仍存在一种过度批评的潮流,我们必须给予关注。

蔡华教授与同学们交流
作为此次讲座的对谈者,蔡华教授补充谈到中国还有很多民族的研究没有标志性成果,存在许多“处女地”,值得人类学者进一步研究。此外,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变动更为频繁,人类学家将面临更多的问题与挑战,诸如艾滋病防治已不仅是单纯的性传播问题,还与社会经济、社会文化、社会变迁、社会性别密切相关。多松教授与在场师生围绕“人类学知识的去殖民化”、“调查者与被调查者的相互关系”、“成功调查的标准”等话题进行讨论,并结合自身经历进行解答。
电子科技大学数字文化与传媒研究基地自创立以来,一直致力于我校人文社会科学建设,为解决我校“有技术,缺人文”的短板问题提供助力。“学术工作坊”作为人文社会科学系列讲座,将重点吸引国内外各学科的专家到电子科技大学演讲,将人文社会科学最新研究成果在此发布。
责任编辑|凡秦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