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四川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数字文化与传媒研究基地!

主办单位:

电子科技大学数字文化与传媒研究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专家学者 >> 研究人员 >> 正文















      名:李怀杰

别:

出生年月:

称: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位: 博士

电子邮件:



个人简介

李怀杰副教授,电子科技大学数字文化与传媒研究中心研究员,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为数字文化、网络认同与政治传播,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以及中央高校科研项目15余项,先后在《中国高等教育》《高等教育研究》《思想教育研究》《社会科学研究》等核心期刊发表20余篇论文,优秀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转载,在《人民日报》、中国社会科学网、求是网等权威媒体发表多篇学术论文。两次获得教育部颁发的“优秀指导教师”称号;2018年获得“电子科技大学唐立新奖教金”;2019年获得全国大学生素质教育工作优秀推动者称号。


学术经历

1986年毕业于四川音乐学院,担任硕士生导师,电子科技大学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中心首席教授,为首届本科教学奖获得者;学生艺术团音乐剧社指导教师;电子科技大学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川剧)传承基地副主任。


科研项目

1、大数据时代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及实证研究


发表论文

(一)CSSCI来源期刊

[1]人工智能赋能思想政治教育论析,《思想理论教育》,2020.04;

[2]大数据时代个性化思想政治教育论析,《思想理论教育》,2019.03;

[3]运用“互联网+”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析,《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8.07;

[4]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评价及其实践路径,《思想理论教育》,2017.06;

[5]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研究范式变革的逻辑理路与实践路径,《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01;

[6]大数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式的转型——以电子科技大学为例,《思想教育研究》,2016.12;

[7]大数据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探究,《思想教育研究》,2016.05;

[8]基于网络文化凝聚力的高校校园网评价指标研究,《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42.01;

[9]李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探究,《思想教育研究》,2015.05;

[10]当代金属焊接雕塑艺术研究,《艺术百家》,2015,31.01;

[11]高校网络文化建设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思想教育研究》,2011.10;

[12]论当代政治视阈下的公民素质,《社会科学研究》,2011.01;

[13]马克思政治正义及当代价值探究,《理论与改革》,2010.06;

[14]当代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探究,《思想教育研究》,2010.10;

[15]公平正义:科学发展观的精神价值向度,《毛泽东思想研究》,2010,27.02;

[16]毛泽东教育公平思想及其在当代的发展,《毛泽东思想研究》,2009,26.01;

[17]高校新闻传媒与大学德育环境建构,《中国高教研究》,2008.09;

[18]论加强高校思政网站建设的实现途径,《中国高等教育》,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