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上午10:00,电子科技大学数字文化与传媒研究中心(基地)接待了川师大来访的客人,双方讨论交流在文学、艺术领域与电子科大的优势学科合作发展的问题。
电子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党委书记郑宇涛、电子科技大学文科处副处长汪洁等出席会议。
会议伊始, 电子科技大学数字文化与传媒研究中心(基地)主任谢梅教授向四川师范大学社科处处长陈佑松一行介绍了中心情况,尤其是近几年在为地方文化产业和创意经济产业发展项目研发方面的取得成绩及未来的打算。

四川师范大学人文社科处处长陈佑松就川师大人文社会学科发展情况进作了简要介绍。他指出,虽然川师大文科体系丰富、学科分支繁多,但在数字文化的学科交叉培养中仍有不尽人意之处,目前学校文科也在探索与推进人文社科向数字领域的转型,一方面,在理论层面对数字人文进行深度的理论研究与探讨,另一方面,结合川师大影视与传媒学院、服装学院、舞蹈学院、美术学院等人文艺术类学院优势,在非遗、服装设计、媒体艺术等方面积极探寻与数字媒体技术的深度融合。

电子科技大学文科处副处长汪洁对我校的文科发展现状作了对应介绍。她指出,不同于川师大雄厚的文科基础,作为一所以工科为主的理工类院校,电子科大的文科门类有限、学科体系尚不完备,文科今后的发展依旧任重道远。数字文化与传媒研究中心(基地)是我校在理工与文科的结合上的有益尝试,目前学校文科也在充分利用学校的数字技术优势,朝着“小而精”的建设目标稳步发展。
电子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党委书记郑宇涛指出,与数字人文这种新型文科不同,传统的文科不需要大量的经费作为支撑,而重点是理论层面的研究,而结合数字技术的新型文科则需要大量经费,这也正是目前学校文科发展的重要难点。目前,学院也在积极尝试将新的“公共管理”博士点作为文科发展的突破口,争取在公共管理方向为数字传媒类人才打开上升通道,电子科大文科生态有限,必然要结合学校现有特色明确“小而精”的文科发展定位,紧跟学校战略发展方向,才能为学校文科发展创造出更多可能性。
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谢宁、电子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柴俊武以及外语学院邹涛教授等与会嘉宾就各自学科在“数字人文”的交叉领域合作案例作了精彩分享,与会人员积极发表看法,现场讨论热烈。

“数字人文的蓬勃发展,必将给人文社会学科带来颠覆性的变革”,会议最后,与会双方一致认为现在是到了利用“数字人文”进行交叉学科的人才培养和项目研发的重要阶段了。目前清华、北大后来居上,西部地区蓄势待发,未来希望两校能围绕这一主题开展积极的学术交流与合作,会议提出,争取在下半年适当时候举办“数字人文”学术研讨会,互派学者专家进行专题学术交流等。
参加本次交流会的还有电子科技大学外语学院的李泉、聂韬、何敏等副教授、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的桂盛霖副教授、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庞弘、四川师范大学哲学院教授吴书林、副教授黄颖以及四川师范大学人文社科处曾静红等。

会后,与会人员一同合影留念,并参观了基地文化长廊
文字/赵李
摄影/程卿苗
排版/赵芷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