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上午,由华语科幻共同体支持单位——成都时光幻象与海南壹天视界共同主办的“2025科幻星云嘉年华暨第十六届华语科幻星云奖”,于成都科幻馆隆重启幕。电子科技大学数字文化与传媒研究中心主任、科幻与未来科技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谢梅教授受邀出席本次活动。

星云嘉年华执委会主席董仁威正式宣布活动开幕。中国科幻领军人物刘慈欣在开幕式上发表祝辞。他表示,华语科幻星云奖到今年是第十六届,在这十多年的时间里,星云奖已经成长为华语科幻界公认的权威奖项,有数百位科幻作家获奖,许多年轻的科幻文学后起之秀由此走上了更加广阔的创作之路,为中国科幻铺就了走向未来之路。愿星云奖和华语科幻一起走向未来,直到有一天,人类真的启程飞向星云。

论坛之后,举行了《第十五届华语科幻星云奖·青少年组奖项·特别征文奖项》新书发布会。2025年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副牌社知识出版社与电子科技大学数字文化与传媒研究中心、清大紫育集团和时光幻象公司合作,聚力打造“华语科幻星云+”系列,包括《月球移民地纪事》《遗失山海》《替代者》等青幻赛获奖作品。
该发布会由中国大百科全书知识出版社常务副社长张京涛主持。谢梅教授作为主编致辞并进行新书揭幕合影。她表示,本次华语科幻星云奖的获奖作品展现了一批新锐年轻创作者的卓越才华。这些作品不仅构思新颖、想象驰骋,更在科学与人文的交汇处,展现出对未来的深刻思考与社会责任感。他们用文字构建世界,用故事传递温度,让我们看到华语科幻文学薪火相传、不断创新的生机。

当晚,成都科幻馆雨果厅华灯璀璨,第十六届华语科幻星云奖颁奖典礼在此盛大举行。第十六届华语科幻星云奖青少年科幻征文大赛(大学组)(以下简称青幻赛大学组)收到征文作品共计一百三十余篇,总字数合计二百六十余万字,经过多轮严格评选,最终决出银奖4名、优秀作品10名。青幻赛大学组工作委员会主席谢梅教授为本届星云奖青少年科幻征文大赛大学组银奖和优秀奖获得者颁奖。
本届银奖作品题材丰富、构思精巧,充分体现出青年创作者对科技与人文的深入思考。越子诚《请留下街道》以虚拟意识与情感救赎为核心,透过一场童年探案游戏,揭示数字复制体存在的伦理困境与人性微光;陈林孝《临摹》将中国传统书法与人工智能创造性相融合,在“技术拟合艺术”的叙事中追问永恒与真实;陈安培《圆满之日》聚焦数字生命替代本体回归家庭与社会后引发的身份认知危机,重新审视“圆满人生”的定义;马皓哲《献给地球的花束》则以穿越时空的冒险,连接明朝灵魂秘术与未来灾变真相,展现跨越时空的希望与文明延续的浪漫。
本届优秀作品有黄语秋《寻找我们的理想国度》、张瑞(张晋宣)《流动的墓碑》、赵晓宇(MVA)《千万零一次》、南姝羽《欲望山丘》、雷朝扬《残魂》、崔卓迩(安海州)《噪音蝶》、赵浔《待晴天》、李慧文《再见》、孤山久与《瞻洛矣》以及高嵘琰(与青念)《梵天》。这些作品题材多元、视角独特,展现出青年创作者良好的科学素养与叙事潜力。


本届大赛的成功举办,不仅为高校科幻写作者提供了展示平台,更极大地激发了青年群体对科幻创作与科学想象的热情。展望未来,我们期待这些年轻的科幻之声能够持续迸发创意、扎根现实、仰望星空,成为中国科幻生生不息的新鲜血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