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四川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数字文化与传媒研究基地!

主办单位:

电子科技大学数字文化与传媒研究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动态 >> 论坛会议 >> 正文
导师风采(一) | 从“创意”到“创业”,名师营前培训奏响华丽序章
2023-07-05 14:48:58已阅读


自2021年发起至今,数字人文菁英训练营云集众多学界、业界大咖为训练营成功开展保驾护航。在课程设置上,我们创新性地进行了产学研多领域的有机融合,包含了“前沿理论、量化实训、虚拟技术、文创设计、传播技巧、产品营销”等多维度部分和丰富的授课类型,助力学员们数字人文项目的创意策划与成功落地。

2023年第三届数字人文菁英训练营也邀请到了来自学界、业界的大咖与本届学员在7天6夜的学习与项目实战中零距离接触。同时,组委会也邀请到了两位专家老师为各位学员从创新创业、创意到产品的角度开展训练营的营前培训。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目睹营前培训专家导师们的风采吧!




专家一:柴俊武

1.简介:

西安交通大学博士,美国堪萨斯大学、伊州理工大学访问学者;成都市“一专多能”优秀青年教师;四川省高等学校优秀共产党员。在市场营销战略与策略、品牌建设与管理、互联网效应与思维等方面具有丰富的研究和教学经验。主持或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及其部委、省市的科研项目,已在国内外权威学术期刊和重要国际会议发表论文五十余篇;主持或参与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近十项,发表教研论文十余篇,曾获四川省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第二名、电子科技大学教学竞赛特等奖、“五粮液本科教学奖教金”教学改革创新示范一等奖、安研奖教金一等奖、本科教学优秀奖、成电创新教学示范奖等教学类奖项。

2.研究教学:

·研究方向:市场营销、品牌管理、销售管理

·开设课程:

(1)本科生课程:《营销管理》;

(2)硕士研究生课程:《现代管理学》、《管理研究方法论—管理实验》;

(3)博士研究生课程:《管理理论前沿—营销前沿》;

(4)MBA课程:《营销管理》、《品牌管理》、《市场调研》。

3.专家理论思想

(1)我国上市公司的公益营销行为在短期内能够显著提升企业股权价值及财务绩效

企业进行公益营销,资本市场在短期内会做出积极正向的回应,总体上而言企业进行公益营销能显著提升企业股权价值。具体来说,上市公司实行公益营销时,资本市场认为它传递了一个利好的消息,表明该企业的资金充裕,公司未来发展前景被看好。但在收集数据的过程中发现大多数企业在进行公益捐赠且金额较大时,却并未对外披露该信息。因此,企业应抱着“做好事也要留名”的态度,及时披露企业相关公益活动的信息,资本市场才能及时地做出回应。企业在实行公益营销的过程中对捐赠金额的决策,不仅要考虑到捐赠金额与企业的财务绩效显著正相关,也要考虑到企业自身的能力。(柴俊武,唐绘秋,王振华.公益营销是“赚钱工具”还是“赔钱买卖”——公益营销对财务绩效的影响研究[J].预测)

(2)制造商与直播带货商的“双赢”与渠道之间的竞争程度和溢出效应相关

优惠券对网店的负面影响总是不利于利润提升,并且不同渠道消费者比例的增加也会导致对应渠道的利润增长以及另一个渠道利润降低。竞争效应较低时或溢出效应为负时,双方更偏好佣金合同;竞争效应较高或溢出效应为正时,双方更偏好转卖合同。佣金费率的提升能够改变带来这种“双赢”局面的可能性。

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以下三方面。第一,制造商需要避免直播渠道优惠券对网店带来的负面影响。第二,由于渠道的竞争,溢出效应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渠道利润。第三,由于双方偏好的稳定合同在少数情况下才能维持。(李恒宇,柴俊武.溢出效应下制造商的直播带货策略研究[J/OL].中国管理科学)

(3)怀旧元素的作用机理与老字号实施品牌激活是老字号营销的关键

老字号在实施品牌激活的过程中,弄清怀旧元素的作用机理对老字号实施品牌激活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实施复古品牌品牌激活的重点就在于品牌激活过程中强调的是新旧元素的融合,主张过去和现在的协调统一。

老字号在实施品牌激活的过程中多次用到了新旧元素相融合的方式,并通过产品的包装与形态微创、新技术与老字号的有机结合、过去的怀旧情结与现代的时尚情节相交融、多渠道营销、新旧媒体结合宣传五个方面对新旧元素的融合机制进行分析。(柴俊武,陈倩倩.复古品牌品牌激活策略研究——以百雀羚为例[J])

4.理论著作

(1)《互联网+的实践》

2F968

图一:《互联网+的实践》

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创新2.0的互动与演进推动了"互联网+"的浮现,而"互联网+"的过程也是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因此每一个传统行业都孕育着"互联网+"的机会。深入分析传统行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痛点与痒点问题,解析行业中的"互联网+"优秀实践以及失败案例,进而总结传统行业的"互联网+"机会窗口、实现路径和落地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参考价值,这也成为了写作《互联网+的实践》一书的动因和内容提要。

(2)《互联网面面观》

23C36

图二:《互联网的面面观》

互联网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一场影响人类的深刻变革,推动着人类不断创造新的世界。互联网对社会的影响是全方位的,这决定了我们看待互联网的视角也应该是多元的。本书尝试从多学科视角来梳理互联网的性质、特征、功能和效应等,为人们更好地理解所处的互联网时代提供基础素材。


专家二:王敏


1.简介:

成都市新型科技智库(前沿技术方向) 专家,美国萨斯大学商学院访问学者。长期从创新管理、创业管理、新兴技术管理方面的研究。主持3 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 项省科技厅软科学研究项目;作为主要研究人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十三五战略规划课题及四川省科技F软科学项目。近十余年来,负责和参与广东、四川等多项地方政府及企业的咨询项目,主要研究成分别获得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一等、三等及优秀成果奖励,出版学术专著2 部,在《European Journal Innovation Management》 《Socio-Economic Planning Sciences》、《中国软科学》等国内外主流学术刊物发表中英文论文 30 余篇。

2.研究教学:

·研究方向:技术创新、新兴技术管理等

·开设课程:

(1)本科生课程:《新兴技术管理》《技术与创业管理》《创业管理》;

(2)硕士研究生课程:《新兴技术管理》《技术创新管理》;

(3)博士研究生课程:《创新管理前沿》;

(4)MBA课程:《新兴技术价值识别与探索》《技术创新管理》。

3.专家理论思想

(1)企业绩效如何以及何时提高高新技术中小企业的生产率

新产品在新产品与新产品之间起中介作用,市场合法性在新产品与新产品之间起正向调节作用;政治合法性和新产品在新产品与新产品之间起正向调节作用。现有的EO-FP联动研究仍然是难以捉摸的发现。通过解释新产品开发在高新技术中小企业中的重要作用,研究结果揭示了新产品开发与新产品开发之间的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通过强调ML和PL在决定EO-FP和NPD-FP联系中的不同作用,研究结果说明了转型经济中偶然性因素的特殊性。(Liu Y , Wang M .Entrepreneurial orientation,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and firm performance: the moderating role of legitimacy in Chinese high-tech SMEs[J].European Journal of Innovation Management)

(2)企业创新、敏捷项目管理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虽然敏捷项目管理对高科技中小企业越来越重要,但由于企业创新能力和内外部环境动态的不同,企业绩效差异很大。运用资源基础理论,结合创新能力和敏捷项目管理理论,对两家高新技术中小企业进行了比较分析。这些结果被用来建立一个基于六个假设的理论模型。该模型结合了不同的创新能力角色,考虑了项目敏捷性对企业绩效的提升,并考虑了公共部门主导经济(即中国)中企业创新氛围与环境动态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结果提出了关于创新和环境动力学的新发现,有助于项目敏捷性管理理论的发展和完善。研究结果也为中国高新技术中小企业的项目敏捷性实践提供了指导,具有提高这些企业绩效的潜力。本文还讨论了影响和局限性。(Ju X , Ferreira F A F , Wang M .Innovation, agile project management and firm performance in a public sector-dominated economy: empirical evidence from high-tech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in China[J].Pergamon)

(3)科技创新政策对企业技术创新具有重要的引导和激励作用

科技创新政策对企业技术创新具有重要的引导和激励作用,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根据制定主体不同,我国的科技创新政策可分为国家级一省级一市级等多个层次根据政策工具和目标,又可分为不同类型。基于成都企业的调查数据,运用倾向评分匹配法(PSM)对不同层次.类型科技创新政策的处理效应进行了估计。数据分析的结果表明:(1)科技创新政策确实会刺激企业的创新活动,尤其是市一级科技创新政策和多样的政府服务对创新活动的作用是非常有效的;(2)有些类型的政策如税收优惠,对企业创新活动的促进效果是出乎意料的。(王敏,伊藤亚圣,李卓然.科技创新政策层次、类型与企业创新——基于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4.理论著作

(1)《新兴技术管理导论》


8004

图三:《新兴技术管理导论》

新兴技术管理作为当今国内外技术创新管理研究的新兴学科方向,近年已引起国内外同行学者和政府的高度关注,成果日渐丰富,是我国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理论支撑。《新兴技术管理导论》在学习、借鉴和归纳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系统研究了新兴技术和新兴技术管理的特点和管理新思维,创新性地分析讨论了实物期权思维、情景分析和组织学习等管理思维和方法在新兴技术管理中的应用,系统研究了新兴技术成长和演化规律,较为全面地讨论了新兴技术的战略制定、市场拓展、组织设计、投融资评价和知识产权战略等内容。

(2)《新兴技术共生演化》

2A8CC

图四:《新兴技术共生演化》

本书综合大技术系统、技术变迁、战略管理、演化经济和微观经济学的相关理论,提出了新兴技术“三要素多层次”共生演化的整体理论框架,应用计算机仿真、复杂网络、结构方程模型和案例研究多种方法对市场需求、企业能力和配套环境与新兴技术共生演化的机制进行了理论和实证研究。




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el1HTmhwu4sjh8SlRLG3-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