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姓 名:于鸿洋
性 别: 男
出生年月:
职 称: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学 位: 博士
电子邮件:hyyu@uestc.edu.cn
个人简介
于鸿洋副教授,95年在电子科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研究方向是数字视频传输与信源编码,之前曾短暂从事雷达成像信号处理研究,再之前在四川大学从事语音信号处理研究,获计算机软件方向的工学硕士学位。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优秀征题奖、《研究生 EDA 实验教学研究与实践》教学竞赛、《电子信息类学生创造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四川省教学成果等多个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学术经历
1983-1987年, 天津大学电子工程专业学习,获得工学学士学位;1987-1990年,四川大学计算机应用专业学习,获得工学硕士学位;1991年以来从事与数字电视广播电视网络技术相关的科研和教学工作;1991-1994年在职在电子科技大学信号与信息处理学习,获得博士学位;
发表论文
(一)EI来源期刊
[1]基于混沌的生物地理分布优化算法,《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12,01;
[2]一种基于生物地理优化的快速运动估计算法,《电子与信息学报》,2011,05;
[3]基于质量一致性优化的视频码率控制,《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701;
(二)核心来源期刊
[1]基于UDP的室内无线接收DVB方案研究,《电视技术》,2015;
[2]AVS 3D实时解码器在FPGA/SoC平台上的设计与实现,《电子技术应用》,2015,05;
[3]多媒体网络可靠性分析系统实现,《电视技术》,2014;
[4]基于C/S模式的远程云台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电视技术》,2014;
[5]基于Android的视频软硬解码及渲染的对比研究与实现,《电视技术》,2014,09
[6]基于摄像头PTZ控制的人脸识别,《微电子学与计算机》,2014,04
[7]基于Android高清图像的视音频监控终端的实现,《电视技术》,2013;
[8]基于计算机视觉的电池表面探伤方法,《计算机应用》,2013,07;
[9]可伸缩视频编码的快速帧内模式选择算法,《电子技术应用》,2013,04;
[10.Linux下一种高性能定时器池的实现,《电子技术应用》,2012,12;
[11]一种Linux多线程应用下内存池的设计与实现,《电子技术应用》,2012,11;
[12]H.264/SVC比特自适应分配的等级B帧码率控制算法,《计算机应用研究》,2012,09;
[13]数字电视可下载条件接收系统的研究,《电视技术》,2012;
[14]基于Camshift与Kalman滤波算法的动态目标跟踪,《电视技术》,2012,1;
[15]DVB-T2标准中帧配置参数的最优值算法设计,《电视技术》,2012,12;
[16]Windows平台下DVB-C接收端应用程序的设计与实现,《电视技术》,2012,10;
[17]可分级视频错误隐藏的研究与工程实现,《电子技术应用》,2012,04;
[18]基于AdaBoost算法和光流匹配的实时手势识别,《微电子学与计算机》,2012,04;
[19]费春.基于混沌的生物地理分布优化算法,《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12,01;
[20]可分级视频编码的MPEG-2传输流封装及其应用,《电视技术》,2011,21;
[21]一种基于生物地理优化的快速运动估计算法,《电子与信息学报》,2011,05;
[22]基于IP的TS流复用器软件实现,《电视技术》,2011,02;
[23]TS流复用器中EPG信息处理的优化,《电视技术》,2010,12;
[24]嵌入式Linux下高清数字机顶盒软件设计,《电视技术》,2010,09;
[25]基于OpenMP的AVS并行编码算法研究与实现,《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10,10;
[26]基于STi7109的PVR数字电视机顶盒设计,《电视技术》,2010,S1;
[27]基于嵌入式Linux的网络机顶盒设计与实现,《电视技术》,2010,S1;
[28]基于DSP Tools的数字中频发射机的设计,《电视技术》,2010,S1;
[29]基于AVS解码端的空域错误隐藏算法,《电视技术》,2010,S1
[30]基于Non-dyadic自适应GoP结构的H.264/SVC算法改进,《电视技术》,2010,S1;
[31]机顶盒上搭建Linux的USB视频数据采集平台,《电视技术》,2010,S1;
[32]一种TDS-OFDM系统信噪比估计方法,《电视技术》,2009,S2;
[33]基于同奇偶运动检测的运动补偿去隔行算法,《电视技术》,2009,S2;
[34]在司机疲劳监控中的人眼状态检测方法研究,《电视技术》,2009,S2;
[35]基于DSP Builder的DSP系统开发及软硬件协同仿真研究,《电视技术》,2009,08;
[36]结合十字搜索的三角形搜索算法,《电视技术》,2008,S1;
[37]基于质量一致性优化的视频码率控制,《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7,01;
[38]低码率应用中的一种视频码率控制方法,《信号处理》,2006,06;
[39]基于FPGA的流量负载均衡系统设计,《微电子学与计算机》,2006,06;
[40]新型DVB-C信道编码、中频调制的全数字实现,《电子技术应用》,2006,05;
[41]基于数字电视机顶盒的Java虚拟机的移植,《电子技术应用》,2005,04;
[42]基于MPEG压缩域的运动对象检测方法,《信号处理》,2004,06;
[43]分形图像压缩的进展,《电子科技大学学报》,1995,S2;
[44]HDTV信源编码中的自适应处理,《电子科技大学学报》,1994,02;
[45]HDTV的参数选择及计算机模拟(英文),《电子科技大学学报》,1993,04;
(三)国际会议论文
[1]EVALUATION of Three Local Descriptors on Color Images For MAV Navigation.Proceedings of the 2017 Asia-Pacific Computational Intelligence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nference.2017
[2]Robust seam carving scheme for video content aware resizing[C]. Hong Kong Education Society.Proceedings of 2013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port Science and Computer Science(CCCS 2013).Hong Kong Education Society.2013
[3]Key Frame Extraction Towards Kernel-SIFT Identification.Proceedings of 2013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d Computer Science and Electronics Information(ICACSEI 2013)(Volume 41).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