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姓 名:曾维希
性 别: 男
出生年月:
职 称: 教授、硕士生导师
学 位: 博士
电子邮件:zeng1982@uestc.edu.cn
个人简介
曾维希教授,心理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人格与社会心理学、心理测评与人才甄选等相关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目前已在《心理科学》、《心理科学进展》、《心理发展与教育》、《Brain Research》等期刊上发表论文二十多篇,出版专著一部。主持多个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央高校科研基金项目以及企事业单位委托课题。参加四川省首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讲课比赛获三等奖,并作为第二主讲参与教育部大学视频公开课《心理健康与现代生活》的录制工作。在教学科研工作之余,接待学生心理咨询个案并为各类受众开设心理讲座,致力于服务学生、服务大众。
学术经历
2000.09-2004.06,西南师范大学心理学系,取得理学学士学位;2004.09-2009.06,西南大学心理学院,基础心理学博士;2009.07-2013.06,电子科技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担任讲师; 2013.07至今,电子科技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担任副教授; 2015.03-2016.03,美国密苏里大学商学院,担任访问学者。
科研项目(省部级以上)
1、生涯混沌理论在中国的发展及应用研究(2010年度青年项目)
发表论文
(一)CSSCI来源期刊
[1]城市新移民的心理资本对城市融入的影响研究,《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4;
[2]基于复杂网络模型构建人事测评指标体系,《心理学探新》,2013.01;
[3]从公共管理的视角透视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理论与改革》,2011.05;
[4]3~6岁儿童信念理解能力的发展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2009.04;
[5]大学生性道德价值观的结构及问卷编制,《心理发展与教育》,2007.04;
[6]基于三角互动模型评判人员选拔的有效性,《心理科学》,2007.03;
[7]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异域文化下的心理适应,《西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02;
[8]周易人格模型与麦氏人格模型的比较,《心理学探新》,2006.04;;
[9]职业发展的混沌理论,《心理科学进展》,2006.05;
[10]MBTI人格类型量表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心理科学进展》,2006.02;
(二)核心期刊
[1].城市新移民的心理资本对城市融入的影响研究,《西南大学学报》,2018.06;
[2]注意训练对亚临床抑郁大学生注意偏向的影响,《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6.01;
[3]从公共管理的视角透视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理论与改革》,2011.05;
[4]3~6岁儿童信念理解能力的发展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2009.04;
[5]大学生性道德价值观的结构及问卷编制,《心理发展与教育》,2007.04
[6]基于三角互动模型评判人员选拔的有效性,《心理科学》,2007.03;
[7].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异域文化下的心理适应,《西南大学学报》,2007.02;
[8]周易人格模型与麦氏人格模型的比较,《心理学探新》,2006.04;
[9]职业发展的混沌理论,心理科学进展》,《2006.05;
[10]MBTI人格类型量表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心理科学进展》,2006.02;
(三)国际会议论文
[1] Research on local government’s crisis decision-making in the process of dealing with online public emergency-- taking the case of “Luzhou Taifu Middle School Incident” as an example.人文科学、管理和教育技术国际学术会议 (新加坡);
[2]Moderating effect of zhongyong thinking-style on the ralationship between emotionn regulations and affections. 国际中华应用心理学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