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这是实现创新发展的重要原则。科幻在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作为未来科技发展的先导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科幻是培养未来现代化高水平科学技术进步的想象力,刺激人类社会创造力的关键。随着全球科幻事业的不断发展和壮大,中国科幻事业将迎来飞速发展,在形成良好创新创意创业的社会氛围上,在构建新质生产力促进社会经济效能提升上发挥重要的积极作用。
2024年3月30日,中国文化产业协会文化元宇宙专业委员会召开专委会工作会议暨秘书长办公会,决定成立“文化元宇宙专委会科幻与未来科技发展研究中心”(以下简称“科幻与未来科技发展研究中心”)作为专委会秘书处内设学术研究机构,由电子科技大学数字文化与传媒研究中心主任谢梅教授担任中心主任。
专委会常务副主任、同济大学臧志彭教授指出:科幻与未来科技发展研究中心的成立对于推动科幻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汇聚国内外科幻专家学者加强科幻研究、分享科幻产学研成果,通过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将有力促进中国科幻产业发展,提升中国科幻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竞争力。谢梅教授在前期研究过程当中,已形成了一系列原创性的成果,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实战经验,希望科幻与未来科技发展研究中心以此为新的起点,着力开展领先性和前沿性的科学研究和实践探索,开创出新的局面,积极响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全球创新版图加快重构,经济结构迅速调整,新技术层出不穷的大趋势,注重科幻文化外溢并产生经济价值的领域,推动文化与科技的创意融合,引导颠覆性科技发展,以元宇宙为代表的科幻概念未来产业开启新赛道,打通科幻文化产学研用全链条,汇聚国内外优质的科幻发展研究资源与力量,为中国文化元宇宙新质生产力的研究做出积极贡献。
谢梅教授系电子科技大学中国文化产业战略研究中心主任,电子科技大学数字文化与传媒研究中心主任,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数字文化与传媒研究基地主任,电子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三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电子科技大学新闻传播学、新闻与传播两个一级学科负责人,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访问学者,牛津大学访问学者,四川省“天府青城计划”文化领军人才,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成都市有突出贡献专家,四川省第八届省社科联代表,新闻出版总署融合出版发展(四川新华)重点实验室首席科学家,四川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文化产业文化事业发展研究首席专家,四川省新闻传播学本科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四川省文化创意产业学会副会长,四川省情报学会副理事长,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学会常务理事,曹操出行大数据研究院特聘专家,上海临港科技智慧图书馆特聘专家,全球传播公文写作学会副会长,“国际大学生数字人文菁英计划”发起人,第十五届华语科幻星云奖青少年科幻征文大赛(大学组)主席,中国文化产业协会文化元宇宙专委会副秘书长。研究方向: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及规划研究、文博资源转化利用研究、传播学理论研究、文化遗产与现代传媒业创意策划。
谢梅教授指出,科幻与未来科技发展研究中心,将聚焦科幻在促进科技与文化深度融合、想象力与创造力相互赋能的领域,通过人才培养、学术研究、项目研发,链接政产学研全方位的资源,构建开放交流、共创共建、合作发展的科幻文化生态,合力推进中国科幻事业和科幻产业的创新和发展。
为了顺利推进科幻与未来科技发展研究中心各项工作,经主任谢梅教授提议,秘书处审议通过,科幻与未来科技发展研究中心由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蒲晓蓉教授、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王兆鹏教授、南京工业大学付昌义副教授担任中心副主任;邀请南方科技大学吴岩教授、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副院长胡易容教授、电子科技大学大数据中心主任周涛教授、电子科技大学机器人中心主任程洪教授、电子科技大学网络空间安全中心范明钰教授,华语科幻星云奖联合创始人董仁威、中国著名科幻作家何夕、中国著名科幻作家韩松、成都八光分文化有限公司CEO杨枫、全国少儿科幻联盟发起人陆杨等担任特聘研究员。
谢梅教授介绍了2024年科幻与未来科技发展研究中心的年度工作计划,包括四大方面:
1)开展中心团队的组织吸纳工作:在已有团队的基础上,拟组织吸纳科技科普科幻领域有着深厚造诣的专家和管理者,以及科幻与相关文化创意领域的优秀创作者和活动者,基于对应的科技与文化深度融合模式,形成以科技科普科幻领域为中心的研究团队,撰写《中国科幻与未来科技发展蓝皮书》,系统梳理和分析中国科幻作品对未来科技发展的设想和预见,同时结合当前科技发展趋势和前沿动态,探讨未来可能出现的科技变革及其对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
2)开展“文化元宇宙”课题征集工作:采用公开申报的方式,面向国内外高校、研究机构、企业等征集优秀研究团队,围绕文化元宇宙的理论基础、关键技术、应用场景、政策监管等方面展开深入研究,具体研究方向包括但不限于文化元宇宙的架构和关键技术、文化元宇宙在实践中的应用案例、文化元宇宙的政策监管和伦理问题等。
3)开展系列重点文化论坛与研学工作:拟开展“数字人文创意与创业:性别与设计”全国高层论坛工作,分享数字人文与设计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创新创业经验以及政策动态;拟开展“巴蜀文化”系列论坛工作,定期邀请巴蜀文化研究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来川,围绕巴蜀文化的历史、地理、文学、艺术、民俗等多个方面与三星堆等重要考古发现进行讲解;拟开展“科幻之旅”研学工作,考察全国各地科幻产业,对接联动项目合作,促进高校间的和高校内外的交流,推动校企合作和校地合作。
4)开展科幻领域重大活动:拟开展“国际大学生数字人文菁英计划”系列活动工作,包括名家前沿分享、技能强化集训、项目实战演练三大板块,聚焦中华传统文化与日趋先进的元宇宙数字技术深度融合;开展“第十五届华语科幻星云奖青少年科幻征文大赛(大学组)”活动工作,鼓励将科幻文学与现实考古成就和人类学成就深度结合,以推动科幻历史主义概念发展;开展“星辰杯系列赛事”活动工作,链接全国各高校社团与网络组织等近一百五十个协办单位,举办星辰杯系列辩论赛与星辰奖系列征文活动。
科幻与未来科技发展研究中心现启动团队新成员招募工作,欢迎科技科普科幻领域有着深厚造诣的专家和管理者,以及科幻与相关文化创意领域的优秀作者和活动者加入开展合作研究。有意者请发送个人简历(创作者欢迎发送作品集/活动者欢迎发送活动经历资料)至csfft2024@163.com,中心将在简历初筛、专家评审遴选后通过官方邮箱通知入选人员。
1)科技科普领域:元宇宙、5G、大数据、云计算、VR/AR、人工智能、区块链等科技方面的领域专家;科学普及教育,科普学术研究、科普作品创作等科普方面的领域专家。
2)人文社科领域:数字人文、中国传统文化、文学研究、新闻传播学、文化软实力研究、品牌、形象、符号学等方面的领域专家
3)艺术创作领域:以科技科普科幻的创作领域为中心的专家与作者
4)社会活动领域:以科技科普科幻的活动领域为中心的专家与活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