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四川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数字文化与传媒研究基地!

主办单位:

电子科技大学数字文化与传媒研究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通知公告 >> 科研通知 >> 正文
同写科幻梦,共筑未来诗 | “从创意到产品:造就大跨界大科技大交融的梦幻团队”主题沙龙
2023-10-26 17:10:46已阅读

10月18日,全世界科幻爱好者翘首以盼的第81届世界科幻大会在成都市郫都区的成都科幻馆正式开幕。这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规模和影响力最大的科幻文化主题活动第一次在中国,也是第二次在亚洲举行。来自全世界的近300位科幻文学大家和不计其数的科幻爱好者共聚于此,共享科技与想象的无限魅力。

10月21日14时30分,在喜来登酒店天府厅1,来自各界的领导专家、作家学者、企业家和青年代表共同参与了“从创意到产品:造就大跨界大科技大交融的梦幻团队”主题沙龙。此次沙龙由2023成都世界科幻大会组委会主办,由电子科技大学数字文化与传媒研究中心、上海临港科技智慧图书馆、封面新闻和成都市科幻协会联合承办,以科幻所代表的“大跨界、大科技、大交融”的前沿思想为指导,聚焦“科幻、科技与未来”,共同探讨“大跨界、大科技、大交融”时代下的创新之道。

在主持人的开场介绍结束后,电子科技大学数字文化与传媒研究中心的主任谢梅教授在热烈的掌声中登上舞台,沙龙活动正式开始。

活动伊始,谢梅教授对到场的所有嘉宾表达了热忱的欢迎和由衷的感谢。他们分别是:第81届成都世界科幻大会联合主席陈石;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第81届成都世界科幻大会中方联合主席何夕;电子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申小蓉;世界华人科幻协会主席助理董晶;电子科技大学文科处处长,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张希琳;首批“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入选者,电子科技大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大数据研究中心主任周涛;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胡易容;临港科技智慧图书馆助理馆长胡杰文;四川省社科院文学所博士后,西南石油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王诗秒;封面新闻总编辑助理,科技新闻部副总监谢梦;爱奇艺潮流文化坊项目负责人彭丹玲;江苏省科普作家协会理事、副秘书长兼科幻专委会主任付昌义以及来自全国各高校科幻社团的同学们。

“科幻是一种绝妙的艺术形式,它通过幻想和设想带领我们走入充满奇迹与未知的世界”,谢梅教授强调,“在科幻新兴的当下,一部好的作品离不开背后强大的团队支撑。将创意演化成公众喜闻乐见的产品,更离不开‘跨界、科技和交融’的力量加持。”如何更好地打造科幻创意产品背后的团队,促进科幻与创新发展,是本次沙龙讨论的焦点,亦是亟待社会各界共同解答的时代课题。

在致辞环节,电子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申小蓉以充满感染力的言语阐释了科幻与科技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赞美了科幻对科技发展和创造力培养发挥的重要作用。

她提到:“一直以来,科幻作为一种‘大跨界、大科技、大交融’的前沿思想代表,激发着站在时代窗口的我们,对未来科技和生活方式的无限畅想。”它“一端连着科学,一端连着幻想”,在“明日预言”中承托起人类漫无边际的想象力,在“何去何从”中打通文明间的隔阂与误解,最终能够依靠科技得以实现。

在致辞的最后,申小蓉副书记表达了对与在场嘉宾共同探讨“大跨界、大科技、大交融”时代下的创新之道、共同见证更多精彩创意转化为优质产品的瞬间和跨界合作的辉煌未来、共同开创一个充满想象与创新的时代的诚挚期望。

随后,来自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周涛教授带来了《科幻,科技与未来》的主旨演讲。

周涛教授以自己与科幻的故事为线索,回溯了与科幻共同成长的往事,表达了对科幻的真挚热爱。他认为,虽然科幻作品对于科学研究而言并无直接作用,但它在青少年心中埋下了科学的种子,为无数青少年开启了科学之门。同时,在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科幻也发挥着探讨科技、社会与人伦之间复杂关系的重要作用。“胜利,总是青睐有准备的头脑”,全新的科技时代就要到来。未来,未来社会是如何?未来社会该如何?人与科技该怎样合作,又该打造一个怎样的未来?科幻,为关于未来科技、社会、人文等诸多领域的讨论,提供了自由的平台。

之后的圆桌会议围绕“聚焦科幻、科技与未来,如何打造大跨界大科技大交融的科幻团队,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推动中国科幻产业大发展?”的议题展开。来自不同领域的六位嘉宾从文学、传播学、符号学、科幻产品、科幻建设等视角出发,对该主题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为了更好地打造和发扬科幻文化,培养科幻创新人才,激发新时代青少年想象力与创造力,在此次沙龙活动中,由谢梅教授宣读了《国际青年科幻联盟倡议书》,并举办了青年科幻联盟共启仪式。

宣言中提到,“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热爱科幻的年轻人一定是未来发展的中坚”,科幻的发展离不开对科幻新生力量的培养。谢梅教授在宣言中呼吁全世界青年及社会各界都积极参与到协会建设与发展中,打造青年科幻创作的良好环境,点亮创意火花,助力科幻发展,为全球科幻事业、科幻产业带来新的灵感、新的创新和新的突破。

活动最后,举行了“天问1000知识挑战赛”获奖公布环节。“远航计划”科学季暨“天问1000知识挑战赛”由封面新闻、成都市科学技术协会、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电子科技大学数字文化与传媒研究中心、四川省天文协会、《科幻世界》等多家单位联合主办,西华师范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成都市科普文化产业协会协办,旨在问天探地,用一个个问号和答案,拉近普通人与科学的距离

科幻,是建构在多元主体上的“大跨界”,是超脱了现实技术外的“大科技”,是汇聚了科技与想象的“大交融”。它是人类站在科学的土壤上,努力踮起脚尖描绘的未来苍穹。在这个“大跨界、大科技、大交融”时代,“创意到产品落地”这一过程更应当凝聚一支“梦‘幻’团队”,召集更多元化的学科专业人才,结合政界、学界与业界的力量,共同描绘一幅科技与想象力共存的未来蓝图。

从创意到产品,从想象到现实。请坚信,科学的沃土深处藏有科幻的种子,只要悉心呵护,它一定能发芽长大,肆意地长大,天马行空地长大,再从科幻的枝蔓上开出科学的花,结出未来的果子,予人类一个比想象中更为瑰丽的新世界!